公共图书馆的60余载光阴
位于铜锣湾高士威?6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€?/p>
新华社记? ? 钢摄
香港第一间流动图书馆?/p>
(新华社发)
说起香港,在许多人印′,这里是时尚之都、美食之都€购物天堂€不过,对于香港市民来说,除了这些,香港还是€座阅读之城€?/p>
€个周六的上午,尽管离€馆还有半小时,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门前已排起了队,连门前的喷水池旁也坐了不少人€?/p>
许多市民都是带着孩子€起来的€一位母亲说:€我和丈夫每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带孩子来这里。€?/p>
在寸土寸金的香港,目前有70家固定公共图书馆,累计登记读者约477万€?021?022年度,公共图书馆到访人次超过1348万,借出的图书资料€?807万项?/p>
浓厚的€喜阅€韵味也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€道别致风景,吸引越来越多爱书的人爱上这座城市?/p>
时间€回至1962年,香港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?/p>
彼时刚启用的香港大会堂,坐落于中环核心地段,是香港第€座为市民而建的多元文化艺术中心€这栋建筑集表演场地、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不同设施于€身,市民在欣赏文娱表演节目€参观艺术品展览之余,还可博览群书€?/p>
起初,香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有藏书?万册,开馆首日就收到3000多份图书证申请,4个月内发?.7万多张€书证€?/p>
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市民获得知识的€径比较少,公共图书馆就成为很多市民获得资讯的重要场€。€香港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江美仪说€?/p>
“我中学时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南葵涌公共图书馆度过的€€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周丽珊说,走进公共图书馆,只觉得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,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阅读中€€记忆里,常常和同学€起在公共图书馆的自修室里温习功课。€?/p>
1965年,九龙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成立?年后,新界居民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。自此,香港岛€九龙和新界的居民皆可就近探索阅读之乐€?/p>
经过60余载的发展,公共阅读设施已遍布全港€除?0间不同规″类型的固定公共图书馆分布在香港的每个区内,在那些无法设置固定图书馆的社区,还设有12间流动图书馆?12个流动服务点?个自助图书站?/p>
周丽珊介绍,为了更方便市民阅读,社区图书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它不仅提供€阅图书的服务,还会根据具体情况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特色图书?/p>
在九龙城区一幢屋苑的管理处内,就设有€间社区图书馆。记者见到一位年轻母亲正拿着€本€美味家常粥面料理€津津有味地翻阅,她说,社区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实用,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?/p>
据周丽珊介绍,在香港,像这样的社区图书馆还会设于青少年中心€长者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等地。工作人员€常都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,根据当地社区主要读者情况,安排馆内资料的配置€?/p>
“在青少年较多的社区图书馆,藏书会集中于旅游、学习资料等;在社区服务中心,家庭亲子€儿童绘本€生活百科全书较为丰富€€周丽珊说€?/p>
截至2022年,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达1519万项,香港中央图书馆已获指定为多个国际组织的托存图书馆,例如联合国€世界银行€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粮食″署等?/p>
“香港的生活节奏快,市民工作繁忙,许多人都有固定的阅读习惯€€江美仪说,很多市民常常在等车€乘车€吃饭时会进行碎片化阅读。因此,不断升级更新公共阅读服务设施,才能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€?/p>
“纵使科€发展,实体公共图书馆也不会被取代。€在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何高霖看来,公共图书馆是与时俱进的。€以前是存储知识的地方,等读者来看;现在公共图书馆是将知识推送给市民,€渐会发展成为社区汇聚中心的角色。€?/p>
如何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公共阅读空间,在有限的资源内尽量¤多样的需求,购书也是€门大学问?/p>
江美仪说,在选择图书馆资料时,除了会参€最新的出版目录、书籍样本€本地及其他地方的畅€书目等,还会根据市民的阅读兴趣€社会热门议题等采购图书馆资料€同时,读€也可以通过香港公共图书馆网站€交购书建议?/p>
“近年来,我们增加了内地出版商出版的介绍国家发展的书籍,如€大国远见€€双循环格局:中国经济新布局》等,以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祖国€€江美仪说,香港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强有关宪法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等内容的馆藏及相关电子书,培养国民身份认同及民族自豪感?/p>
“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€€书的场€,它还自觉肩负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使命€€江美仪说€?/p>
(据新华社香港电?/p>